來源:人民日報
8月8日,可起吊1600噸風電設備的海上風電安裝平臺“中天31”命名暨交船儀式在江蘇南通海門舉行。據悉,該平臺樁腿材料、主起重機、升降裝置等核心設備實現了100%國產化率,解決了核心設備靠進口的難題。
“中天31”平臺主吊主鉤最大吊高165米,最大吊重1600噸,主吊副鉤最大吊高183米,最大吊重500噸,具備70米水深施工能力,能夠滿足國內絕大部分固定式支撐結構20MW以上海上風電機組以及320米葉輪直徑以下風電機組的安裝需求。
該平臺由招商工業海門基地自主研發,是為廣東、福建等深遠海海域惡劣施工工況量身定制。從2022年8月18日開工建造,到2023年8月8日完工命名交付,平臺建造用時不到一年,在質量保障的前提下,比正常工期縮減6個月,縮短了1/3,創造了同類船舶最短建造周期。
該平臺還采用“運輸+儲存+起重”一體化模式,起重機綜合性能居于行業前列,具備國內市場最大的可變載荷能力、風機儲存能力,能大幅提升風機部件吊裝效率,降低工程建設成本,進而加快海上風電的降本增效和平價開發,能有效面對未來海上風電深遠化、機組大型化的趨勢。